2025年是“全民體重管理年”,健康體重成為社會關注的新焦點。隨著生活水平提高,超重和肥胖已成為影響居民健康的重要問題。科學體重管理不僅能降低慢性病風險,更能提升生活質量。無論是預防肥胖還是科學減重,掌握正確方法才能事半功倍,讓體重管理成為守護健康的持久習慣。
1.正確認知,重在預防。
體重是客觀評價人體營養和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,體重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健康造成不利影響。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,通過合理飲食、科學運動等健康生活方式,防止超重、肥胖和體重過輕的情況發生。
2.終生管理,持之以恒。
保持健康體重能減少相關疾病的患病風險。全人群都應把保持健康體重作為目標,并貫穿孕前期、孕期、嬰幼兒期、兒童青少年期、成年期、老年期的全生命周期。
3.主動監測,合理評估。
定期監測體重、腰圍等變化和評估體重狀況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重要措施之一。體重指數(BMI)是衡量人體胖瘦程度的一個常用標準,其計算方式是體重(kg)除以身高的平方(㎡)。依據現行《成年人體重判定》(WS/T428-2013)行業標準,我國成年人體重指數應維持在18.5≤BMI<24.0。
成年人男性腰圍≥90厘米、女性腰圍≥85厘米為中心型肥胖,85厘米≤男性腰圍<90厘米、80厘米≤女性腰圍<85厘米為中心型肥胖前期。
4.平衡膳食,總量控制。
健康體重取決于能量攝入與能量消耗的平衡。在控制總能量的基礎上,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并長期堅持,是保持健康體重的關鍵。
5.動則有益,貴在堅持。
長期堅持科學運動,有利于體重的保持和體成分(人體的構成成分,包括水分、蛋白質、脂肪和礦物質等)的改善。有氧、抗阻、高強度間歇運動均有助于控制體重。適度中高強度運動有助于體重管理。
6.良好睡眠,積極心態。
睡眠不足或過多都不利于體重控制和身體健康。不同年齡階段建議睡眠時長有所不同,應當參照相關標準保持良好睡眠。體重還與人的心理狀態相關,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。
7.目標合理,科學減重。
超重和肥胖者減重的主要目標是降低脂肪組織的重量,在制定減重目標時要量力而行,速度不宜過快。一般可按照每周體重減少不超過0.5公斤的速度,在3至6個月內減少體重的5%~10%,或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設置合理目標,科學控制體重。
8.共同行動,全家健康。
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。個人應養成自主自律的健康習慣,主動學習健康體重知識,踐行健康生活方式,做好體重管理。
眉縣人民政府網站版權所有:眉縣人民政府 主辦: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陜ICP備07010879-3號 陜公安網備61032602000121號網站標識碼:6103260004
地址:眉縣平陽街146號郵編:722300
承辦:眉縣數字化信息服務中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