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正值“七下八上”防汛關鍵期,強降雨、大風、雷電等強對流天氣時有發生,地質災害進入高發期。暴雨天出行應該注意什么?雷雨天如何做好預防?山洪到來時,如何自救?學習更多防災避險知識!一起正確防范,平安度汛~
一、如遇洪水、滑坡、泥石流該如何避險?
1.山洪災害避險。時刻觀察水位情況,做好轉移準備,按照預先設計路線撤離,如無撤退路線,應盡量選擇往高地逃生;不要沿著洪道方向逃跑,不要涉水過河;如避難的地方難以自保,要充分利用門板、木窗、大塊泡沫等漂浮材料逃生;如果被圍困,應及時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,報告方位,并尋求緊急救援。
2.山體滑坡避險。向垂直于滾石前進方向或滑坡方向兩側逃離;可以在結實的障礙物下躲避,保護好頭部,不要在滑坡的上坡或下坡避險。
3.泥石流災害避險。如在上游發現泥石流,應設法立即通知泥石流下游村莊、學校等;不要在樹上、低洼的谷底或陡峭的山坡下躲避、停留;要往與泥石流垂直方向的兩邊的山坡上面爬。
二、暴雨出行——步行注意事項。
1.避開漩渦。不要貿然涉水前行,警惕井蓋、下水道等,避開路面渦旋區域。
2.重心后置。獨自前行時,應雙臂前伸,重心后置在后腳上,用腳尖左右掃動探路,確認前方是平地,試探前行。
3.結伴同行。多人同行時,可一人在前探路,另一人雙手抓緊前者褲腰部位,前腳虛、后腳實地跟著前進。
4.遠離電力設備。避開落地廣告牌、變壓器、電線桿等電力設備,涉水途中如果感到腳下發麻,應立即止步并后退。
三、暴雨出行——行車注意事項。
1.檢查車輛。出行前如果遇到暴雨,應先檢查發動機蓋和車門的封閉情況,以及雨刷器、制動器的狀況,以便及時排除故障。
2.控制車速。行車時要降低車速,保持車距,雙手緊握方向盤,同時打開車輛霧燈警示后方車輛。
3.避開積水。選擇排水能力較好的大路及環線公路主路,避開積水路段。路面積水不超過半個車輪,一般可正常通過。涉水行車需放慢車速,否則可能會進水熄火。
4.熄火需撤離。車輛在涉水行駛過程中如熄火,應在水位還未完全上漲前快速撤離危險區域。請勿在車內停留等待救援,避免水位過高電動門窗自動鎖定。如果被困在車中,則需要使用逃生錘敲碎車側窗逃生。
5.高速路行駛。高速路遇積水,不可急踩剎車,應握緊方向盤、松開油門,讓車輛自行通過積水區。如雨勢過大,應從高速出口駛出高速,或在休息區停留,待雨勢變小后再返回高速行駛。
四、城市內澇,如何避險自救?
1.選擇避難場所。選擇高層建筑的平坦樓頂、學校、醫院等距離較近、地勢較高、交通較為方便、衛生條件好的地方躲避內澇。
2.遠離電力設備。戶外遇暴雨應遠離電力設施,避免設施漏電引發危險。家中如遇內澇積水,應及時切斷電源、煤氣閥門。
3.家中常備用品。手機、收音機,用于接收天氣、洪澇預警信息;哨子,用于求救;手電,用于在夜晚撤離,也可用作求救信號;救生衣和救生圈,防止溺水。
五、為何雨量不大,也會內澇?
洪澇災害不僅與降水量有關,還受地形地貌、植被覆蓋程度、河道消納能力、排水設施承載力等方面影響。城市內澇主要與這些因素有關:
1.短時雨量較大,排水系統不發達,雨水無法及時排出。
2.排水口堵塞。大范圍降雨后,落葉或垃圾被水流帶到排水口造成堵塞,影響雨水正常排出,雨水積攢,造成內澇。
3.地面硬化。城市地表硬底面積大,雨水無法滲透到地下,容易造成內澇。
4.河湖面積變小等。
六、暴雨洪澇過后,消毒防病工作不能少!
1.防霉防病菌。對被淹的房屋用漂白粉進行消毒,垃圾清理后的環境用漂白粉進行處理。
2.保障飲食飲水安全。飲用燒開后的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、桶裝水,保護好飲用水源附近的環境衛生。不吃洪水接觸過的食物,保持餐具干凈,飯前洗手。飲食后出現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。
3.注意個人衛生、防蚊蟲叮咬。盡量不接觸洪水,接觸時必須做好個人防護,身上有傷者建議不要下水。使用蚊帳或含驅蚊酯等成分的驅蚊產品防止蚊蟲叮咬,出現發熱、嘔吐、腹瀉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診。
4.做好污染物處理。做好排泄物、垃圾、動物遺體、污水等污染物的管理,避免它們接近、污染水源。
眉縣人民政府網站版權所有:眉縣人民政府 主辦: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
陜ICP備07010879-3號 陜公安網備61032602000121號網站標識碼:6103260004
地址:眉縣平陽街146號郵編:722300
承辦:眉縣數字化信息服務中心